本帖最后由 evita 于 2014-10-19 15:00 编辑
3 ?( f6 f3 ]7 y2 M
1 b1 ^5 d& l% P' ]- C0 a6 `5 }* @2 v私以为认知这个游戏必须通关以后才能品出其中层次丰富的味道。挣扎许久,写了两段近乎互不相干的评论。前一部分可供新人预览概况,后面那篇(含高度剧透)则是局内人才能了然的小感慨。) ^. z/ w! h+ K9 `, h( D2 s5 W
. ?$ J; U) u2 S# q
PART 1
1 v J' ^- @+ h: O& ^& t) f! N$ g" Y$ v8 v
几乎没有交代背景,认知1开篇就把一个凶案现场砸到玩家面前,月蚀之夜的墓地,空气中弥漫着阴冷生硬的血腥气味。夜色惨淡,接引灵魂的天使眼神空洞,本应安宁之地,罪恶的暗流汨汨翻涌。
+ g+ O( p( H. z! T1 f8 o/ T2 k. J; v/ Y! [# k# w# D
一、二章是试探。如果说第一章蒙面人的身份还是谜团,在“聪明猴子”案里,凶手身份初现端倪。但是至少我在游戏的时候,一直是有一些疑惑。凶手为何要用诡异的手法伸张黑色的正义?为什么对戴薇斯行凶和绑架苏利?那些精巧复杂的杀人机器来自何处?而那位行踪隐秘的神谕者O究竟又是何方神圣?
) \# I& T8 q/ |6 s0 A" J* n l
9 }& s% E! R0 d( T直到第三章,我们得以以另一视角观察这个事件。正是由于这条精彩的暗线,故事和人物一下子鲜活丰满起来。从剧本角度,第三章“Oracle(神使)”是剧情组织得最精彩的部分。揭开了大量真相的同时又埋下了更多伏笔,为最后的高潮吊足了胃口。1 O- D/ h% w7 H( k8 `. J
& }# {( Z5 d4 L
第四章游走在时间两端的谜题设计实在让我满足得很。只可惜难度不高且太少了,正如其他玩家所说,第四章主打的是剧情而解谜稍逊。感觉谜题做得比较精彩的是二和三。第二章结尾那里,一边是垂死的人质,一边是高难度知识记忆题,把第一次玩的我简直都要吓跪了……第三章壁画部分的思路也很巧妙。个人感觉,相比第一章里面大量的折返跑取物,Robert不拿甜甜圈当零食非要买薯片,认知四部一路走来,游戏的流程还是越来越流畅合理了。可能这种流畅也让人觉得难度降低了玩起来很舒服,第四章游戏时间不算长,大约与二、三章持平。第一章最耗时我会说?感觉生命都浪费在跑路上了。
& W' D, z* ^6 K" g4 c, ^/ A, w7 A) [9 G: A/ ~0 Q
综上,我的感受+建议是:
/ t9 i" I2 o0 x5 U A1.不按顺序打,作死没人救。(其实我自己是2341的顺序玩的)但起码不能从4开始吧……这简直就是倒着看侦探小说的节奏啊!
$ m1 q1 \8 k8 O6 Y2.第一章的游戏流畅度不够好,卡关频发还是多存档保平安。3 S! \+ r' i$ k6 K
3.第二章最像恐怖片了hoho% p5 {2 ?4 k# h3 P+ f; ?/ F+ i: A
2 o2 f+ x p z `0 T4 w5 @, x; j
' N) D+ e1 Q2 D5 J7 v
% [/ t& b' t# ]+ N/ N1 n
PART 2 [严重剧透预警]
% o- L+ ~# k( f- ~8 R1 ~
0 Z: {/ t! x! S6 s- ^0 ]原以为“未卜先知”是最逆天的能力,却让时间化作了铁壁,编剧用两位预言者的血反复勾勒着“绝望”这个词语。- Y. x3 M$ }1 K6 R+ \( z, [( V
原以为“回溯记忆”只是亦步亦趋亡羊补牢,直到最后方发觉其如同脚下坚实的土地,抬头远望,碧空如洗。5 |$ l: O; |: J! Q
4 r* J6 p( R& L1 T
8 Q r8 h7 r5 F
如果说他人的疑惧编织了预言者们绝望的外衣,那种被命运束缚的恐惧则是他们绝望的根源。——同胞兄长必将命丧我手,死神的烈焰必将撕裂天空,时光狰狞,无能为力。柔顺的包清默默地死去,也许狱中的他早已看到死亡于是归顺了命运。桀骜如Cordelia则化身为复仇的阿修罗,屡屡挑战俯视众生的神祗,染得一身血污:罪人之血、无辜者之血、自身之血。何其惨烈。
# j0 a# p2 O, ~* W7 x' `# Q0 J3 B$ z8 j
与之相比,拥有“回溯”之能力的Erica纯真得像个婴儿。Scott已经死了。她能做的只有摸索着该隐的残痕,跌跌撞撞一路前行。这种无知无畏对Cordelia而言可望而不可即。从窥见Erica存在的那一刻起,她捕捉到了“未来”的一线崭新可能,Max之死让世界变得漆黑混沌,而Erica的出现点亮了长夜中唯一的星。
9 g3 _( t6 Y9 t, z
; m9 Q: F, j& f6 i/ M其实一个关键问题在第一章就已经由Mr.Goodman之口抛给我们了,那便是所谓“迟来的正义”。然后在第四章一开头,Erica和John也就此展开了一段探讨。John的回答摘录如下:
# v9 @ w0 d9 Z& ^3 f5 E+ _it’s not about what we see, but about what we could stop others from seeing.
, c* h- \: K: V$ w- q' X; m% VAnd that makes it all a little better.
: u4 M5 A: _- M“所以一切的关键不是我们看到了什么,而是我们不希望别人看到什么。这样想就能好受一点。”) n: m2 _& X9 N4 L$ B
& P2 \8 b# t! j: v7 x- _0 n1 P整作认知,都是在探讨这个问题。Erica的局限,就在于她只能寻求“迟来的正义”。Cordelia从某种意义上也只能做到“迟来的正义”(毕竟已经看到罪行的发生了)。两者的区别只是有否向世人证罪。理性上讲Cordelia的做法效率还更高,但是为什么两人的所作所为给人的观感相去甚远?
/ S) b' ]9 I7 y3 m2 m J
! J4 T4 q4 d& P6 i- d因为人们总是想要一个合理的解释,大概。' K' B6 R0 C, g9 v' s
( j% W+ M# U5 }' d
就算是Cordelia,也一直希望能向世人证死者的罪,只是一己之力太过微薄,她留给Erica的线索正是为此,一直难以对Keith痛下杀手,对Keith的复仇也仅仅是想借Erica的力把这个恶人弟弟绳之以法,然后由众人去审判他的罪行。
% ~) E2 {7 S5 W, {9 D9 a% @. J6 ^世人的理解,是她最渴望拥有的东西。) q, w, I6 ~- s0 k
- X) B% `; U; I& x% B/ h" P7 Z没有罪恶,正义也就无从谈起。可悲。正义永远是迟来的,而那些心碎的亲人呢?像Robert一样心灰意冷流落街头,像Erica一样念念不忘近乎偏执地寻凶,还是像Cordelia一样,成为满怀怨恨的死神,僭越上帝举起了末日审判的天平。
& r( q2 A, r1 t- N
! f. {1 H9 f( P2 K9 n; Y) O. E6 K, Alate better than never.
. ^$ }. \" F- }) B8 V这句大概就是制作组对于正义的看法。
$ k& q x* K7 L4 \5 O7 h+ i! F% s' D: a2 \4 c3 O
逝者长已逝,来者犹可追。9 E n ? Z2 B5 q# Y9 C$ N
9 v6 o v9 n1 i( l! L, e这也是长椅上Cordelia一直在劝慰Erica的话。虽然最终她用了一种非常且极端的手段去实践了这一点。3 A6 f2 M" f7 e' x0 b; e+ y
' g4 O# B% w+ Q( e% l7 Y$ LCordelia像一个追逐光明的影子,罪孽深重却让人很难发自内心地恨她。可惜,无人能够对过去未来全知全能。Erica能见过去之“因”,所以她需要的只是一个证据;Cordelia能见未来之“果”,所以她的行动里总是带着那么些冷酷直接,不讲道理。替天行道的死神,冷酷复仇的杀手,在这个角色身上,善恶爱恨都是如此鲜明浓重,耐人寻味。
) Q; C2 K5 v& x: v4 j
) l$ g) W: X$ b6 R8 n( e只有死亡才能还这个灵魂以平静。按照剧情设置,Cordelia注定要死。Erica的预见能力都是从Cordelia那里间接获得的也就是说,Erica看到的未来,是Cordelia“已经”看见的未来。所以Erica预见自己中枪的那一幕,第一人称其实应该是Cordelia。十分精巧,有些悲哀。这处设计让我再一次对编剧的功力肃然起敬。* _/ Y( X9 G! G+ T5 A1 h$ i2 @. I
# y6 c$ Q0 Q3 b8 |. p% G
R.I.P
# E1 D7 W, X7 k2 tCordy# s1 w! l! e! o* s
1 u" k' O8 l+ J- b" |+ I+ [0 }8 g
: D% [8 s! ~+ v
- g* S, f" e! w! N- N$ Y
8 P" n+ @! W% q6 W8 m/ Y' Q: ?" ^2 h( s
/ q( m: h/ F4 @. j
' q% y4 V7 {; v3 Q# E$ u
$ f/ C$ ]- O& S2 t4 ] - [0 P* ?4 O5 C* j, }! _" i-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