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绯色 于 2011-9-23 13:13 编辑
; {, G, l5 r E+ A% _4 u. @( z0 `; o2 ~* T/ Y# ?1 D
创伤后遗症: y# \* Z) ^0 |5 A
“疯癫所揭示的是一个秘密,一个无法接近的真理,地狱的无情真理。”1 c6 p2 X; g+ |1 E" v/ \
5 {' ]: T! |3 F8 R4 M+ j* M, H# L3 O 线断了,虽然还能系上,却多了一个结。$ e) |2 z1 M1 R* \! e
每个人都会在一生中遭遇大大小小无数的心理创伤,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这些创伤做出反应。但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对身体和精神造成影响,少部分人甚至会因此产生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躯体形式障碍、进食障碍、睡眠障碍、酒依赖和药物依赖等。这种因创伤事件而造成的心理健康受损的病症,被称为“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以下简称“创伤后遗症”。# R, L/ T( C4 |& C- L1 a
“倾诉”与“发泄”是缓解创伤后遗症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对象来聆听自己的倾诉,承受自己的发泄,所以大多数人只能躲在面具后面,发出“无声的狂啸”。* D9 Q; E0 D+ z& Y0 d0 s, s
. I% G$ O" _. B3 a5 S无声狂啸
5 R9 n% u) U. h6 }, K" y" u4 z/ { W 看到“无声狂啸”这四个字,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爱德华·蒙克的那幅《呐喊》(The Cry,也译作“尖叫”)。画中人站在桥上双手抱头,眼神惊恐,似乎在绝望地尖叫。流动扭曲的景色、强烈浑浊的颜色和静止规整的布局,又构成了一种幽闭的恐惧,给人以极度焦虑的感觉。
& t# m$ b! A2 v/ ~; I. @( j4 K1 C3 A8 V* [. h9 {7 C
如果焦虑来自内心,我们还可以释放,但如果现实本身就是一场恶梦,我们又该怎么办?嘴是我们用以发泄情绪的通道,但假如外在的一切都不可信任,我们又该对谁发声?想惊声尖叫,却发现自己失去了声音,正是这种无法言说的挫折与压抑,弥漫着《呐喊》的画面,也构筑起了《无声狂啸》(I Have No Mouth,And I Must Scream)灰暗病态的世界。$ {+ ?2 f6 b% y" ?" Q
2 Q: `9 P! [8 ?; Y) z
Cyberdream出品于1995年的冒险解谜游戏《无声狂啸》根据哈伦·埃里森(Harlan Ellison)1967年的同名科幻小说改编而成,除了背景设定保持相同外,整个情节有了大幅变动。为了预防世界大战,中俄美联合制造了一台凝聚全人类最高科技结晶的超级电脑——“主宰”(Master Computer),以控制世界上所有的官方武器。没想到主宰发展出了意识,它知道自己拥有毁天灭地的能力,却无法行动,只能待在地心深处,于是积怨从地心爆发,所有武器无情地渲泄在了毫无防备的人类身上。倾刻间人类遭遇灭顶之灾,只剩下五个有着惨痛记忆的“活口”,在之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被主宰肆意折磨。主宰如同疯狂的科学家,精心设计出各种场景,把这五个“小白鼠”丢入其中,反复刺激他们的心理创伤,让他们陷于耻辱和焦虑中无法自拔,而他们无助绝望的眼神和恐惧慌张的表情,正是主宰最大的乐趣所在。
2 z5 j4 _/ G% ^$ i" n: q9 ?1 W& C; i. B2 b
《无声狂啸》发售后,游戏业界对它的评分几乎都是中下。在游戏性方面,《无声狂啸》的确并无多少可圈可点之处,游戏节奏缓慢单调,大多数时候只有主角一人在封闭的内心世界里作各种探索和斗争。唯一有些新意的地方是,屏幕左下角人物头像框的背景颜色会随主角的情绪反应而变化。游戏开始时,背景的颜色是黑色,当主角拾回些许尊严后,颜色会变浅变亮;而当主角心中致命的痛处被再次触动时,背景会变得更加昏暗。
/ J* u4 o2 l5 n3 h9 B# p( S
' |3 {, b) f5 ~ 事实上,与其把《无声狂啸》当作一款游戏,不如将它视为一本互动式小说更为贴切。阅读的乐趣在这里已经远远超过游戏的乐趣,参与游戏开发的小说原作者哈伦·埃里森显然把它当成了一种新的文本加以创作,这也是为什么“电脑游戏开发者大会”(CGDC)把它评为“最佳线性媒体改编游戏”(Best Game Adapted from Linear Media)的原因。游戏中,玩家必须经历五名角色的所有旅程,才能迈向最终的救赎,埃里森为每名角色预设了相应的主题,并加入各种隐喻。例如在尼达克的故事中,我们会看到对纳粹暴行的反思;从班尼身上,我们会认识到战争的残酷;而在主宰那里,我们又会体验到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间的冲突。
3 _" P( v, l! ?: E/ R1 Q3 [1 P
; C3 L8 d+ T' b$ d# U- v8 H救赎之路
. y; W1 S/ Q3 s* @: \. Q6 M《无声狂啸》中的五名角色患有严重的创伤后遗症,他们每个人心中都藏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主宰显然很了解这种病症,它知道患者会对特定的事物、颜色或画面产生恐惧,当潜藏于心灵深处的梦魇被再次唤醒时,内在的怯弱会让他们选择逃避。而逃避或假装遗忘,并不能治愈创伤,反而会加深患者的痛苦。) N, k: h7 G& f/ k$ M/ n3 @
不过就算是小白鼠,在经历了无数次刺激之后,也可能产生新的反应模式。引领这五名创伤后遗症患者重拾往事,帮助他们战胜心魔,这就是玩家在《无声狂啸》中的使命。
, F" o/ u/ {! a1 f- g5 v" b1 l7 O' Q5 }
有自杀倾向的孤独者
) h1 {$ I( h4 L葛里思特(Gorrister)是一个有严重自杀倾向的中年男子,因为逼疯了妻子格丽妮斯而陷入良心的谴责中无法自拔。在长期的精神压力下,他的性格变得孤僻而自闭。他被主宰囚在一间软垫墙的小房里,就象他的疯妻当年被关在精神病院里那样承受煎熬。后来他意外发现了岳母爱德娜的一本日记,读完后才知道妻子发疯的罪魁祸首并非自己,而是爱德娜,这让他重新恢复了自尊。在埋葬死去的妻子后,他炸掉了与自己名字相同的酒馆,如同炸掉了自己的过去。
+ u7 x+ |2 T+ p! M8 I! D+ Y' A' Y+ t4 t# f [6 j' X
惧怕黄色的女人8 x& N+ {" K- k; I. I+ @3 w
爱伦(Ellen)是地球上唯一的女性,她曾是一名聪慧、精干、冷静的工程师,可当她面对黄色时,却会不可思议地变得歇斯底里。这一百多来,主宰别有用心地把她安排在一座黄色的小电梯里。冒险途中爱伦会遇到很多黄色的东西,黄色沙漠、黄色金字塔、黄色密道、黄色布条、黄色的旧衣服……而她的黄色恐惧症也不断发作。最后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病根,原来她曾被一个身着黄色衣服的清洁工在电梯内强暴,因此对黄色和狭窄空间产生了深深的恐惧。这一回她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奋起反抗,砸碎了心灵的枷锁。
2 l! L, |5 D2 G6 ~, i. ~3 ]: w
伤痕累累的黑猿5 A: b: V% R0 z# E: Y
班尼(Benny)是主宰最喜欢折磨的玩具,他被关在装有机关的笼子里,还被夺去了智力和英俊的外表,成为一只人形黑猿。游戏中的班尼恢复了智力,但仍然保留着猿的外形。一天,饥肠辘辘的他遇见了一个长着三只手臂的畸形男孩和他的母亲,男孩的母亲无私地将果子喂食给班尼,令他感受到了母性的伟大。但在之后的活人祭祀仪式中,这位善良的母亲却被选中成为了祭品。班尼走进墓园,发现他当年的三名手下被葬在这里。原来班尼曾是一个横行霸道、没有同情心的军官,战场上的他绝情绝义,完全不顾手下的死活。在冤魂的怒斥下,班尼意识到是无休止的战争把他的人性扭曲成了同他现在的外貌一样丑陋。为了赎罪,他以自己为祭品换下被选中的男孩,带着他为男孩做的娃娃,走上了祭坛。那一刻,他的心灵得到了解脱。" V/ t0 |8 W$ N- S+ J
+ U9 I/ D5 T2 b+ q( F5 b+ p失去记忆的屠夫5 i% N' H7 x$ z
尼达克(Nimdok)是五人中年龄最大,也是罪孽最重的一个。主宰把这个失去记忆的老人当作与自己志趣相同的伙伴,还为他精心安排了一座用于处理生物实验“志愿者”的尸体的焚化炉,让他夜以继日地在高温下承受蒸烤的折磨。这一次,尼达克回到了1945年,他被邀请参与一场手术,手术对象是一个已经失去知觉的男孩,手术目的是切除男孩脊椎的下半部分,以取得脊髓用于研究。尼达克无法容忍如此残忍的暴行,他救下了男孩。在与男孩的交谈中,他的记忆被唤醒,原来当年的他就是一个以孩子为实验对象的魔鬼博士,他的手术刀就是屠刀,刀下有无数不散的亡魂。在集中营外,尼达克看到了白骨森森的千人冢和怨魂无数的哭墙。在地下碉堡的实验室里,他看到了自己真实的灵魂——原来他也是一个犹太人,一个屠杀同胞的犹太人。最终他唤醒巨像,在族人的命令下,巨像扼死了他,而他却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平静。8 K. H3 }" A! f* d; W+ b
7 [' f2 U' i4 p
偏执多疑的花花公子
) b1 e% c& ^& U+ f: T" n0 o" O1 A泰德(Ted)是一个愤世嫉俗的偏执狂,对黑暗怀有巨大的恐惧,而这次主宰偏偏安排他前往“黑暗之屋”,并声称这是给他一次恢复自由的机会。在那里,泰德遇到了自己深爱的女人爱伦。爱伦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她需要一面镜子让她在死亡中求得解脱。而她的继母也在寻找这面镜子,还告诉泰德,只要他把镜子毁掉,她就能让他获得永久的自由。究竟是背叛自己的爱人,以获取长久以来自己渴望的自由,还是解脱爱人的痛苦,而自己则继续沉沦于地狱之中?泰德选择了后者。
2 |& {' }0 I% `/ }9 M7 `* I3 H
4 c" g/ W& w! J* q0 j5 t当你引导这五名角色分别击败各自的心魔后,会有两个宣称是主宰分身的声音出现,它们说主宰现在开始有了弱点,只要有人愿意牺牲肉体变成病毒进入主宰的大脑,就有机会彻底摧毁它。罪孽深重的尼达克义无反顾地接受了这一任务,他将主宰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一一唤醒,对它们分别使用象征“原谅”的日记、象征“同情”的娃娃和象征“清晰”的镜子,最后用象征“毁灭”的光盘结束了主宰的统治。: o, @6 U5 h: p* F
《无声狂啸》告诉我们,尊严既是人性最大的弱点,也是人性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创伤,则是通往尊严的必由之路。- T) T( G# ?$ J2 m
/ `) u; _1 Q& L1 i& b+ v
7 T3 v7 f& o8 O# K* X
$ K7 C3 n. h( e$ g. ` |